躁狂癥是什么原因引起的
躁狂癥是指患者的心境極其不穩定,情感高漲、思維奔逸、活動過多的一種情感障礙。患者的表現多有沒有明確原因的熱情、開心、興高采烈,可能還會出現易激惹的情況,聽不得一點反對意見,因為一句話可能就會大發雷霆,往往是情感高漲和易激惹的情況交替發作。
另外,患者還會存在話很多,不停的講話,妙語連珠,沒有停頓也很不容易被打斷。患者的活動增多表現為忙忙碌碌的,可能不停的干活也可能會經常的跑來跑去,比如跳舞,結交朋友,非常的熱情、親昵。有的患者會睡眠需求非常的少,也會忘記吃飯、喝水,患者有可能會比較的虛弱和耗竭。
躁狂癥的病因有哪些?
生物學因素:
①神經生化,精神藥理學研究和神經遞質代謝研究證實,患者存在中樞神經遞質代謝異常和相應受體功能改變。5-羥色胺(5-HT)功能活動缺乏可能是雙相障礙的基礎,是易患雙相障礙的素質標志;去甲腎上腺素(NE)功能活動降低可能與抑郁發作有關,去甲腎上腺素功能活動增強可能與躁狂發作有關;多巴胺(DA) 功能活動異常;γ-氨基丁酸(GABA)是中樞神經系統抑制性神經遞質,可能存在功能活動異常,因作用于此神經遞質的抗癲癇藥可以作為心境穩定劑,有效治療躁狂癥和雙相障礙。》》》》》躁狂癥到底是怎么回事呢
②第二信使平衡失調,第二信使是細胞外信息與細胞內效應之間不可缺少的中介物;
③神經內分泌功能失調,主要是下丘腦D垂體-腎上腺皮質軸和下丘腦D垂體D甲狀腺軸的功能失調。
遺傳學因素:家系調查發現,雙相I型障礙先證者的一級親屬中雙相障礙的發病率,較正常人的一級親屬中發病率高倍,血緣關系越近,患病率越高。分子遺傳學方面,不少學者探討了與雙相障礙可能有關的標記基因,但尚無確切可重復驗證的結果,雙相障礙的易感基因尚需進一步研究。目前,有關雙相障礙遺傳方式傾向為多基因遺傳。
心理社會因素:不良的生活事件和環境應激事件可以誘發情感障礙的發作,如失業、失戀、家庭關系不好、長時期高度緊張的生活狀態等。遺傳因素在情感障礙發病中可能導致一種易感素質,而具有這種易感素質的人在一定的環境因素促發下發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