哪些人更容易患抑郁癥
黑龍江省的精神心理障礙人數(shù),也逐年增多,抑郁癥如何治療并防治,已經(jīng)成為迫在眉睫的事情,精神衛(wèi)生健康的話題,也逐漸被社會所重視。作為黑龍江省醫(yī)院協(xié)作單位,北京精神心理科專家定點會診中心。黑龍江京科腦康醫(yī)院此時也承擔起了全民精神健康的社會使命。
抑郁癥的典型癥狀是情緒低落、興趣或樂趣喪失、精力喪失等,附加癥狀有失眠、自卑、食欲下降、精神崩潰甚至有自殺傾向。并不是偶爾一、兩次出現(xiàn)過這些癥狀的人都有抑郁癥,在臨床上,判斷一個人是否患有抑郁癥,主要看這些癥狀的持續(xù)時間以及對其工作生活的影響,如果這種影響持續(xù)到一周以上則視為患上了抑郁癥。
哪些人更容易患抑郁癥?

第一類、女性。
女性患病率約為男性兩倍,可能與性激素、男女心理社會應激以及應對應激的行為模式不同有關。例如,有的婦女生產后,體內激素水平發(fā)生了巨大的變化,可能會導致產后抑郁癥。
第二類、孤獨的人。
人是社會的動物、是感情的動物,人的生存和發(fā)展都離不開他人和社會,那些社交圈子狹窄、朋友少、離異,或者長期單身的人患抑郁癥的風險更高。
第三類、有明顯易焦慮、易沖動性格特點的人。
性格易焦慮、易沖動都很容易讓自己局限在一個小范圍里,愛鉆牛角尖,讓自己活得很累,久而久之,失望、自卑、抑郁就會隨之而來。
第四類、遭遇過重大挫折的人。
有的人原本性格很開朗,但是由于突然經(jīng)歷了重大挫折,從此性情大變。例如:喪偶、離異、婚姻不和諧、失業(yè)、嚴重軀體疾病等,這些都是導致其抑郁的元兇。
第五類、低社會階層者。
處在社會底層的人生活不能溫飽、追求理想總是受挫很容易打擊自信,久而久之就對生活失去了信心,患上抑郁癥。
第六類、家族遺傳。
醫(yī)學研究證明,抑郁癥有一定的家族遺傳因素,家族里有曾患抑郁癥的人得病的幾率要大很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