焦慮癥
焦慮癥,又稱為焦慮性神經癥,是神經癥這一大類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,以焦慮情緒體驗為主要特征。
一、心理因素,如認知、情緒等:研究發現,焦慮癥病人比一般人更傾向于把模棱兩可的、甚至是良性的事件解釋成危機的先兆,更傾向于認為壞事情會落到他們頭上,更傾向于認為失敗在等待著他們,更傾向于低估自己對消極事件的控制能力。
二、社會因素,緊張、工作壓力過大等:在有應激事件發生的情況下,更有可能出現焦慮癥。而甲狀腺素、去甲腎上腺素這些和緊張情緒有關的激素的分泌紊亂(過量)則對以上過程有放大作用。
三、生物因素,如遺傳影響與生理因素:軀體疾病或者生物功能障礙雖然不會是引起焦慮癥的唯一原因,但是,在某些罕見的情況下,病人的焦慮癥狀會被激發出來。
焦慮障礙是一種長期性的負面性情緒障礙,可導致多種身體疾病,如冠心病、高血壓、胃腸疾病甚至癌癥等,還伴發軀體不適癥狀如連續頭暈或暫時失去記憶、脈搏加速、頸痛、慢性或嚴重頭痛、慢性背痛、直腸出血、失眠等癥狀。親朋好友長期生活在焦慮癥患者的周圍,患者的焦慮情緒極易“傳染”給他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