焦慮是病嗎?什么樣的焦慮是正常的
我們平常所說的焦慮,大多數人的理解多是緊張、心慌、坐臥不安等感受,但是很多人并不能很深刻的理解,到底什么是焦慮,焦慮是不是病呢?
確切的來說,焦慮應該是一種情緒,讓我們處于一定的緊張狀態,適度的焦慮可以讓人有緊迫感,是有保護意義的,有利于個體的進步和避免威脅,因此適度的焦慮是適應性的;但凡事都有兩面性,焦慮過了度,反而會導致效率的下降,妨礙我們正常的工作、生活、學習,這種焦慮是適應不良的。
那么什么樣的焦慮是正常的?什么樣的焦慮是病理性的呢?
正常的焦慮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:首先,正常的焦慮應該有現實的基礎,比如學生考試前的焦慮,職員升職前的焦慮,因此,正常的焦慮有明確的指向性,當現實的壓力消失后,焦慮水平就會快速的下降。其次,正常的焦慮是適應性的,其目的就是為了發動我們的心理能力,積極面對壓力,它使我們更專注,有利于應對面臨的現實威脅。
而病理性的焦慮正好相反,它的特征表現為:首先,沒有現實的基礎,即使是有一些現實的應激事件,但我們對該應激事件的負性評價明顯是夸大的。焦慮沒有明確的指向,這時經常體驗的是莫名的感覺惴惴不安、憂心忡忡,或是莫名的緊迫感,說不上來是什么原因。其次,由于病理性的焦慮導致我們不能平靜的專注做事情,反而導致做事情的效率下降。另外,病理性的焦慮還常常伴有一些軀體性的焦慮反應,如感覺心慌、胸悶、腹脹、腰背疼痛等。